您所在的位置>>首页>>新闻中心>>新闻详细信息
《四川日报》报道水文工程大队在青海找矿
发布时间:2017/9/4   阅读3251次
双击滚屏

   《四川日报》2017年8月25日《天府周末》13版以“海拔4000米之上 他们在“无人区”里找矿”报道了我单位在青海开展地质勘探工作的情况。

 
 
 
原文如下:
(本报记者 吴梦琳/ 李向雨/图)
 
    在青海高原广袤的“无人区”的地下,蕴藏着宝贵的矿产资源,不少地质队员长期扎根于此,寻找矿藏。其中,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境内,由四川的地质队承担实施的青海都兰那更银多金属矿项目,经过5年多的努力,目前已探明银资源量1800余吨,是青海发现的首个具有超大型找矿潜力的银矿床项目。
    8月初,记者从成都飞抵青海西宁,又从西宁出发,辗转一天一夜,终于抵达都兰那更。在这里,记者跟随地质队员们一起,跋山涉水,感受海拔4000米以上的野外工作和生活。
    用脚步丈量200平方公里高原无人区
    高海拔地区的缺氧状况和极端天气,让野外地质工作开展起来格外艰辛。每年5月到11月,项目部的近100名工作人员,要在这里工作7个月左右,负责超过200平方公里的项目工作区域。
    几经颠簸,记者抵达海拔4000多米的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水文工程大队那更银多金属矿项目部。荒漠之中,营地绿色的帐篷群十分显眼。
    此刻,地质队员田欢欢正与两名同事一起,按照预设路线,在营地不远处一个山坡上进行踏勘。1992年出生的田欢欢,是项目组年龄最小的成员之一,今年才开始参与青海项目。高原上紫外线强、风沙极大,刚来时他还在山下买了一盒芦荟胶,希望能“对抗”下这里极度干燥的气候,一段时间后,也就放弃了。
    皮肤黝黑、浑身泥土,一看便是典型的户外工作者。他们每人身挎一个绿色地质包,装着“地质三宝”——罗盘、放大镜、地质锤。
    “这个看起来矿化程度还不错,可能需要采样带回去进行化验。”一人捡起一块岩石,一边用地质锤敲打一边观察;另两人则在地图上核对点位,在野外作业本上做好记录。观察地形、记录坐标、分析信息……沿途3公里距离里,这样的动作就重复了十几遍。
    他们今天还算幸运,勘察区域环境不错,地势相对平坦,步行的速度也相对加快,有望早点完成工作。
    48岁的黄忠,是项目组年龄最大的技术人员,已经从事野外地质工作20多年。“有时候,明明看着就在眼前的山峰,走上去却要花一两个小时。”黄忠告诉记者,路程远倒是不可怕,头痛的是遇到极度崎岖陡峭的地形,加上碎石和荆棘,只能摸索着往前走,在完全没有路的地方生生辟出一条路。
没路辟路,算是常事。有队员就曾经在野外踏勘时碰到一个60度斜坡的碎石峭壁,连雇来的马都死活不肯继续前行,没办法只能几人互相拉扯着,手脚并用、一步一步爬上去。
    高原气候多变,原本还是晴空万里,下一分钟就暴雨袭来。雨水冲刷道路,更加泥泞难行。
    不过,对于物探小组成员来说,长时间不下雨,也让他们头疼。最近他们正在进行的,是地面电法勘探,物探组组长耿利奇用给大地“打B超”来形容这项工作。
    工作现场,以一台20寸大小的数据测量仪为中心,两端分别牵起长达一两公里的电线进行测量,如果数据异常,那证明电线下方可能存在着矿石。
    因为导电线必须沿着地面呈直线走向,遇到山,不怕,翻山就行;遇到水,也是果断涉水。但遇到长期不下雨,就麻烦了。
    “长时间不下雨,土壤太干,导电性太差的话,仪器就没法用。”耿利奇告诉记者,遇到这样的情况,就只能在地上挖个坑加上水,条件允许的话,最好能用饱和盐水,增加导电性。
    午餐时间,队员们找了个平坦的地方坐下,摸出随身携带的面包和火腿肠,就着矿泉水,草草解决。正午的阳光火辣辣,晒得人皮肤疼,但到了夜晚,气温又下降到只有几度,不得不穿上厚棉衣。
    “现在已经是这里的最佳季节了。”黄忠告诉记者,因为海拔高,每年来的时候都是大雪封山,走的时候也一样。
 
    从1顶帐篷到18顶帐篷
    从不被看好的项目,到成为具有超大型找矿潜力的银矿床,那更银多金属矿项目不断突破,四川地质队员创新找矿思路、不断应对突发状况收获了成果。
    那更银多金属矿项目部正式启动于2012年,当年水文工程大队通过与当地相关单位合作,3个人,1辆车、1顶帐篷,就进驻这里,开展前期工作。
    水文工程大队总工程师许远平告诉记者,实际上,这个项目在业内最初并不被看好。“根据地质分析,一直以来,在此区域内的找矿重点都是针对铅锌矿,银矿只是附属矿藏,项目部接手后,打开思路,不受以往所限,发现这里地下可能储藏着大规模银矿。”
    “一年之后,这里探明银矿储量大约为200吨,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突破,也正式确定了我们工作的主要方向。”许远平说。2014年,项目转入普查阶段,探明银储量达到600余吨;2015年,探明储量达到1000余吨;2016年,首次在新区发现大型银多金属矿床,探明储量也跃升到1800余吨。“通过今年的工作,这个数据应该还会更大。”许远平说。
    如今那更项目部负责人周洪兵,就是当初首批进驻这里的3人之一。今年29岁的周洪兵,2011年大学毕业后,只在成都呆了3天,就被派驻青海,脚步遍及祁连、玉树、乌兰、格尔木等地。随后,那更银多金属矿项目启动,他又来到这里,一呆就是5年。
    这5年间,他也见证了项目部人员,从最初的3个人,发展到了如今近100人,项目部也细分为地质组、物探组、化探组、综合研究组以及后勤保障等几个小组;最初扎在高原上的1顶帐篷,变成18顶。
    虽说有详细的工作计划,但野外工作有很大不确定性,地质队员们经常遇到各种突发状况,但凭借扎实的工作能力,总能一一化解。“有一次,遇到一个棘手问题团队成员们实在无法解决,不得不深夜‘骚扰’远在成都的单位技术前辈,一晚上打了三四个电话,直到敲定解决方案。”周洪兵说。
    团队人多,以理服人,是他们的工作准则。一次,周洪兵与一位同事因为一个挖槽子的问题产生了分歧,虽然自己作为项目负责人,且工作经验更为丰富,但还是被同事所说服,而最终也证明了同事的意见是正确的。
    如今,那更项目成果逐渐凸显,吸引了业内关注。近两年,来自吉林大学、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相关行业专家,都专程到这里进行考察和交流。
    在“与世隔绝”处寻找生活的滋味
    项目组的工作人员平均年龄只有32岁,十分年轻。在地质技术人员中,博士和硕士的比例占到接近一半。在这“与世隔绝”的地方,他们也会寻找生活的滋味。
    在项目地,所有人的作息都有严格的管理。
    早上7点,饭勺敲击水盆的人工“闹铃”响起,大家就准备起床,开启一天的工作。这里不通电、不通水,没有手机信号,与外界联系,只能靠营地里一部卫星电话。队员们早上8点准时出门,晚上6点前必须归队。
    “我们规定严禁单人出行,野外工作存在一定危险性,摔伤、扭伤之类都很常见,秋冬季节,还可能遇到狼等危险动物,至少两个人同行,互相有个照应。”周洪兵告诉记者,归队时间也必须严格遵循,如果队员没有及时返回,就会立即派人出去寻找。
    在一顶标记为“宿舍”的帐篷中,摆着8张70厘米宽的行军床,床紧挨着床,连成一个大通铺。居住条件十分简陋,但床前的书桌上,却堆满了资料和书本。
    每晚例会后,到晚上10点半,是队员们自由活动时间。但在这“与世隔绝”的地方,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,看书学习就成为不少人的习惯。
项目技术人员陈晓东,是团队里的博士生之一。2015年,他硕士毕业后,进入项目部,工作的同时考上了成都理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。
    “地质行业其实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,涉及多个领域,在工作中也需要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。”陈晓东告诉记者,边工作边读博,学习到的很多理论能够进行实地运用,参与这个项目,也为自己的论文写作提供详实的研究资料。
    项目部一个分项目负责人孙崇波,同样也是在读博士。小伙性格外向活泼,却爱写古体诗。“云落野山缺,斜风吹尽雪。山道有客现,回首径已绝。”这首《遇雪》,是2015年,他和队友在户外工作时,突遇暴雪有感而发写下的。
    远离家人和朋友,也是地质队员们必须克服的问题。提到这里,孙崇波鼻子有些酸酸的。2015年妻子临产,他正在野外,直到女儿出生第五天才赶回家中。
不过,这些年轻人们,也会在艰苦环境中寻找生活滋味。如今,项目部推选了生活委员会,不仅负责物资采购等生活保障事宜,逢年过节时,还会策划一些简单的团队活动。
    在当天的晚餐中,有一道队员们都喜爱的酸辣土豆丝,刚上桌就被一抢而空。四川人爱吃泡菜,担任厨师的胡辉专门弄来一个泡菜坛,因为条件限制,味道并不能达到最佳,但在这样的环境下,也是稀罕物了。“我跟过很多个地质队的野外工作,四川的地质队的伙食是最好吃的。”项目部聘请的一位工人告诉记者。
    随着科技进步,也给队员们带来了好消息。前几天,有人带回了一款卫星通信工具“北斗海聊”,可以在无手机信号覆盖的区域,与外界通过发短信息随时进行联络,让队员们欣喜无比。
一天的采访很快结束,记者离开时,已是晚上10点半,时间一到,发电机断电,四处一片漆黑,只剩下满天繁星。